實驗室是實驗人員基于各項實驗資源(場地、設施、試劑)進行科研活動的場所,最終得出科研成果,與各行各業進行深度融合,從而改善社會生活的發展,為人們提供便利。實驗室的日常管理離不開實驗室中的每個人的參與,包括管理人員、導師以及學生。總的來說,實驗室的日常管理需要遵循以下三條原則。
- 崗位責任制原則:實驗室的每一項管理工作都有明確的責任要求,并有專人負責。
- 規范化原則管理制度化:從設備、器材、藥品等的使用到實驗方法、安全衛生都制定標準化的規范,大家都按照規范執行,以確保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連續性。
- 記錄監督原則:實驗室管理的各方面都要求有及時、準確的記錄,以保證實驗室所有工作的可追溯性。
此外,實驗室日常管理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實驗人員進行管理,二是對實驗資源進行管理。
一、管理實驗人員
對實驗人員的操作進行嚴格規范管理,能夠最大程度降低實驗室的安全隱患。當前,很多實驗人員存在思想上對實驗安全不重視、對實驗安全制度不了解、實驗操作過程不規范等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在日常中嚴格落實實驗室規章制度,而不能流于形式。智能試劑柜及相匹配的管理平臺能夠對實驗人員的操作步驟進行實時記錄,形成管控臺賬,方便管理人員溯源查詢,責任到人。
二、管理實驗資源
實驗室中的很多實驗資源也自帶潛在安全隱患。一方面,實驗中使用到的實驗試劑具有很高的危險性,如果操作不當,容易產生嚴重的火災、爆炸等事故;另一方面,實驗設施隨著時間的變化會變老舊,如果維修不及時,也很容易在不知覺的情況下,對實驗人員及其它設備產生威脅,導致嚴重的生命財產性損失。智能試劑柜及相匹配的管理平臺既能對實驗危化品進行安全儲存,有效降低事故的發生,此外,通過RFID射頻技術能夠自動記錄危化品的全生命周期情況,從入庫、儲存、領取、使用到廢棄物回收。